5699| 6
|
2011年 西方教育简史复习资料 |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第三章、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一)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论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只要使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2.苏格拉底的德育论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是实践的哲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智慧即德行。 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传。 3. 苏格拉底的智育论 苏格拉底在智育方面提出要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除教授政冶、伦理雄辩术以外,还要学习几何、天文、算术等学科。 4.苏格拉底法( “产婆术” ) 也称“产婆术”或“助产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古代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其《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著名的教育代表作有:《理想国》和《法律篇》等。 1. 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认为认识事物乃在于追求共相、本质。思维、共相是心灵的功能,存在于人的灵魂的内部。在人出生前,不朽的灵魂已经获已经洞悉了万事万物,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原本已获得的知识就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事物,所以说,学习即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 2.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
要的请下载蛤。。。
购买主题
已有 4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3 点金币 才能浏览
| |
| ||
| ||
各自安好,各自不扰。----独孤泪
|
||
| ||
各自安好,各自不扰。----独孤泪
|
||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4 16:47 , Processed in 0.11309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