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72|回复: 0

2019辽宁公务员面试热点:向地铁不文明行为说“不”

[复制链接]
院系
物理学院
级别
2016级
发表于 2020-2-5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点背景】

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这些被广为诟病的行为都要上“乘客行为黑名单”。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

《管理办法》对乘客在地铁内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如拦截列车、扒车门;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如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等。对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模拟试题】

为了更好的规范乘客在地铁内的行为,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如拦截列车、扒车门;还规定了7类约束性行为,如地铁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等。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目的意义:(1)地铁的高速、准时,给老百姓带来了比公交车更好的出行体验,然而地铁车厢外放音乐、大声喧哗、拦截扒门等不文明行为的出现,降低了人们的出行品质的同时,也反映出部分人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2)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引导人们换位思考,减少或者避免不文明行为,有利于提升文明素养。(3)《办法》具有法律效力,对违规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从而保障地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体验感,有利于良好社会规范的形成。

2.政策遇到的问题:(1)《管理办法》中禁止性行为和约束性行为的科学性值得探讨。(2)对于违背《管理办法》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惩处措施。(3)《管理办法》的出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铁乱象。

3.提出对策:(1)内容科学化,需要调研论证。对于《管理办法》的禁止性和约束性行为,可以通过在地铁走访观察,向乘客发放问卷等方法科学探讨规定的具体项目,减少争议。(2)出台惩处举措,对拒不遵守乘车规范的,运营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处理。(3)加强文明建设,强化道德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理念,实现文明素质与社会发展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4 08:06 , Processed in 0.0791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