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86|回复: 0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测练题

[复制链接]
院系
美术学院
级别
2014级
发表于 2016-9-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项选择 CBACC  DCABB AAAAB
1.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     )
A.《教育漫话》                      B.《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大教学论》
2.____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隐性课程论                        D.显性课程论
3.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和布鲁纳                          B、皮亚杰和布鲁姆
C、马斯洛和罗杰斯                          D、布鲁纳和布鲁姆
4.把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表述为四个主要方面:确定教育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见图1)奠定了现代课程设计研究的基础的人是(   )。
A.拉特尔       B.斯滕豪斯     C.拉尔夫·泰勒     D.施瓦布
5.中国古代的“六艺”属于(     )。
A.学术中心课程                       B.综合学科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经验课程
6. 课程的现代表现形式指的是(      )
A. 课程指导        B. 教学光盘
C. 教学平台        D.课程包
7.“泛智课程”属于(      )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儿童中心课程
8.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9. 以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为逻辑范畴划分的课程类型是(      )
A.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B.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 必修课与选修课
10.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是1973年由 (      )提出的。
A.麦克来伦        B. 菲吕马克和麦克来伦       
C. 菲吕马克        D. 菲吕马克和巴格莱
11.“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   )组织课程内容。
A、 序列      B、横向       C、直线          D、水平
12.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惠勒模式   D.情景模式
13.出版于1918年,标志着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著作是(      )
A.《课程》 B.《课程编制》C.《怎样编制课程》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4.“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      )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整合性             D.顺序性
15.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
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名词解释
   课程  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简答题
1、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2、当代主要课程理论有哪些?
3、课程有哪些类型?你怎么理解?
4、谈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5、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与课程是何关系?他们在课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论述题
1、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贡献。
2、联系实际谈如何开发和设计校本课程。
案例题
1、这是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以上材料表达了什么教学思想?结合上述材料对这种思想进行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运用这种思想?
2、 有理论批判杜威感伤地看待儿童,声称教育价值就是文化要素的传承,认为人性有缺陷,经验靠不住,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按儿童心理逻辑组织教材很荒唐。而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知识要素传授给下一代,因而必须突出教材的逻辑性,坚持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逻辑组织教材。
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课程理论?应如何看待这种理论?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3、夸美纽斯曾经写道:“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思想?应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种思想?
答:这段话主要表达了教学关于兴趣与自发原理。这段话生动地阐述了教师的使命在于发现与引领。具体地说就是发现学生的天性,找到适合学生天性发展的学科,引领学生发展自己的天性,发挥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教学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自发学习。实践中,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才能由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到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树立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嘉应妹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7 18:05 , Processed in 0.02857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