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35|回复: 0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复制链接]
院系
美术学院
级别
2014级
发表于 2016-9-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选择题
1.( A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D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  D  )。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B.《戊戌变法纲要》
C.《天朝田亩制》           D.《奏定学堂章程》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5.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D )。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状  B.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D  )。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B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政冶、经济制度决定着( A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
9.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0.素质教育是以( B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2.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  A    )。
A.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       B.理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C. 感性价值观、个人本位    D. 社会本位、感性价值观
二、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狭义)   个人本位论   德育   智育
三、辨析题
( ×  )1.培养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
(  √ )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 √  )3.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 √  )4.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  √ )5.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2.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4.简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5.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五、论述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当今中国能实现吗?为什么?
六、案例分析题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六: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而成为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此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健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7 收起 理由
嘉应妹 + 7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7 19:22 , Processed in 0.32518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