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7|回复: 4

似乎已不会写文字

[复制链接]
院系
地理学院
级别
校外人员
发表于 2015-3-1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不上是文学爱好者,但是甚喜读书,空闲之余,总是会随手拿起一本书,泡一壶清茗,安静地阅读起来。不过工作以来,读书时间愈来愈少,有时也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一本文学作品,社会的功利,人也变得功利起来,文学作品,对已有何用?还不如读几本理财、炒股之类的书,这些书籍对赚钱多多少少有点用处。文学作品,最多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近一两月,只是完整地看完一本书,它就是野夫所著《1980年代的爱情》,其它书,看到四分之一或者一半,都没有耐心再看下去。唯有《1980年代的爱情》,让我一口气读完,这部小说篇幅不长,一个晚上便可以看完。看完之后,异常喜欢,也不知为何。虽然小说主人公经历并不是我经历过的,我不能从之得到共鸣,但是对那样纯真的爱情,异常的赞叹,小说某些人物的经历也不得不为他们惋惜。时代能造就人,也能埋没一些人。路遥的《人生》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如今,在这个名单上,我要加上《1980年代的爱情》。虽然《平凡的世界》也是一部很好的小说,如今,这部电视剧也在热播,但我不喜欢的是它的篇幅过于冗长。
    工作并不忙碌,读的书却不多,白天要上班,夜晚无事,本是阅读的好时机,但往往一晚都碌碌无为度过,时间如此挥霍,自己都感觉过得不充实。毕业之后,也荒废了文字,很少再去写文章。在大学之时,还会偶尔写写文章,对文字也比较喜欢。如今想写写文字,动一动笔杆子,却发现没啥灵感,似乎已不会写文字。文字,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可又变得那么陌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不知不觉,大学毕业已近三年,校园时光也离我远去。人间三月,莺飞草长,百花盛开,正是最美季节,母校的樱花也要开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赏樱之人,已然换了一大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梅州分院
级别
2012级
发表于 2015-3-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后也无必要再专注非看纯文学的作品,偶尔欣赏就行,常看总觉得自欺欺人,而且自己也不能一直保持那些作者那样纯真的心。还是看反映问题的作家的作品来得实在,可以从书中看出领悟。去年看了《黄金时代》遂而找出苏红所写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发觉旧时社会跟如今社会类似问题的根源其实还是制度和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化学学院
级别
2013级
发表于 2015-3-1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艾尤尔 于 2015-3-18 12:58 编辑

你说文学作品只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这点我不认同,毕竟,“文学作品”的范畴你没说清楚;你还没有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形式及内容的区分以及不同范畴的文学作品所承载的价值,所以不能轻易下这种定论,要具体来说的话,文学对于塑造人的观念和对人认识自身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意义也是不可小觑的,这可以是一个主动接收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文化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文学是文化最为重要的传承形式之一,所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也不言而喻。
我想强调的是,现在大多数文字作品,都不能真正意义上的称为“文学作品”,只是一些玩弄文字游戏和心理逻辑的流行小说,虽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形式,但当文学已经偏离它原有轨道的时候,即便不能再称之为文学——文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这个主体,也有“动物文学”等形式,但这些形式的文体最终所反映的也是“人”,人所具有的“本能”和“人性”,以及在存在与消亡的矛盾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社会活动和个人行为),再由个体之间的联系矛盾汇聚成历史洪流,并沉淀成为整个人类史。文学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的电视剧和电影还有其他电视节目,都或多或少的来自于文学创作,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领域和形式的“人文”存在,至于“人文关怀”只是广电总局摆出来的一个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也是为了避免文化渗透和规避触碰到违法以及与社会道德伦理相悖的内容或思想,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发指,别弄些名堂找些砖家就把好好的一部文学作品改编成烂剧和烂电影,这样的话,还不如别浪费钱财和人力~~我也是醉了,心中突然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
顺便说一下,个人认为,这个世界的根源矛盾是“存在”与“消亡”,单一体只有根源矛盾,但当它们碰在一块时就擦出了火花,一切事物的本质归根结底都是为存在,为了存在甚至可以选择个体的消亡。单一体本身就是矛盾体,所以说,矛盾是动力的源泉,既使之存在,又使之消亡,一旦天平倒向某一边,平衡就将被破坏,也就是经过人们所定义的“历史事件”,最后要么以更加先进的形式存在,要么就伴随着旧体制的崩溃而消亡。
总之,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意义的,哪怕微乎其微;如果略去了所有的微乎其微,也就略去了整个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政法学院
级别
2011级
发表于 2015-3-3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手随心之作,但是主题不甚明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地理学院
级别
校外人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珩梧 发表于 2015-3-31 11:24
信手随心之作,但是主题不甚明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10 06:48 , Processed in 0.07153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