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2

数学不是这么学地

[复制链接]
院系
计算机学院
级别
2007级
发表于 2007-8-2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我们都注意到到这样一个现象,绝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与数学没什么关系,且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水平就足够用了。当然不是说全部,从事科研及工程技术方面的工作对数学就要求很高。那么,对于大多数对数学没什么要求的人来说,为何从小学到大学学这么多、这么深的数学课程呢?<BR><BR>对此问题,很多人都学会了专家们教给他们的回答:你学的知识虽然用不上,但可以锻炼你的思维。<BR><BR>说得太好了,大家的疑问一下子就打消了,豁然开朗了,恍然大悟了,接着任劳任怨面露微笑若有所得再接再厉地解数学题去了。不过,大家毕业的时候还是犯傻,因为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你解答了数万道数学题就录用你。<BR><BR>“为啥,我有思维啊!”<BR><BR>你是有思维,可那思维水平太低。该锻炼的思维没有锻炼着,真正的思维不是解题就能炼出来的。<BR><BR>那什么是真正的思维?逻辑思维!<BR><BR>这也没什么新鲜的,大家意见不一致时经常会指责对方不讲逻辑。显然,大家对于逻辑都是比较认同的,且认为一个人的思维是应该遵守逻辑的。<BR><BR>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逻辑所包含的内容,如下:<BR><BR>怎样的定义是合理的,怎样的判断是正确的,怎样的推理是严谨的,充分条件是什么,必要条件是什么,充要条件又是什么,公理与定理是什么区别,解题时如何进行举一反三,怎样归纳出的结论是正确的,类比推理是否严谨,等等。<BR><BR>那么为什么要掌握逻辑性呢?<BR><BR>这是因为:<BR>1、逻辑是一套规则,遵循了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及观点,违反了就走向荒谬的一方。<BR>2、有了逻辑,一个人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才不至于死记硬背。<BR>3、有了逻辑才能够举一反三,才不至于溺水于汪洋的题海中。<BR><BR>可见,逻辑是各个领域都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即使在应试教育中都是应该具备的。可是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在解数学题方面可谓身负绝学,题目只要一打眼,立刻就能不假思索地作出解答。可是问其公理与定理有什么区别、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有什么区别,则茫然不知所问。<BR><BR>我可以不夸张地说,就这样的去搞数学研究也是白搭!<BR><BR>这就是标准的舍本逐末、买椟还珠,许多人还洋洋得意地认为自己解了数万道数学题是真功夫。<BR><BR>真功夫?为国家创造外汇了?提高农民收入了?什么贡献都没有,好意思说真功夫!就是这样的状况,去搞数学研究也是不合格的。<BR><BR>为什么发达国家把数学课程深度设得很浅,同时非常注意让学生多在一起讨论。就是为了提高逻辑水平!有了逻辑,即使当时没学那么深的数学,以后进入专业阶段再学的话一点也不耽误。<BR><BR>再回到我们的就业状况上来,该有的逻辑思维没培养起来,拼命解答的数学题又帮不上忙,再加上没什么实际工作经验,当然不易找到工作了。有人仅仅把就业难归结为没有工作经验,实际上用人单位更为抱怨的是应届生进入单位后学习适应能力差的情况。没有逻辑,怎能表现出适应能力强呢!<BR><BR>精髓没学到,学了一大堆用不到的公式定理。所以在我国的数学,往往令人感到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常常是花了很大功夫学,但收效甚微。<BR><BR>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应该转变观念,将学习或教授重点转到逻辑思维上。逻辑的意义不想再重复。我只是想说,即使从应试教育的角度也应以逻辑为主。就象上面说的,有了逻辑才能真正地理解,有了逻辑才能举一反三。<BR><BR>周星驰在《少林足球》中说到,“球,并不是这么踢地”。这里我也想借用一下,“数学,并不是这么学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计算机学院
级别
2007级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贴也要讲文明,看贴不回象话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数学学院
级别
2005级
发表于 2007-12-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P>哦哦</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11 12:41 , Processed in 0.0941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