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一 高考落水了<br><br>[高考后……]
<br>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那个季节一定是太阳烤出来的,特别闷!而在我终于从我们那个历史悠久的二中的考场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座古老的学校,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依然这么年轻,我的感觉也是年轻的,从那沉闷的日子里解放出来,我梦想着锦绣的未来,当然只是局限于梦想!因为接下来的日子证明,梦想也不是那么好想的,而过早来临的等待使我望穿秋水,极尽相思之能事!
<p>
<P>老妈子是虏诚的迷信者,时兴什么事都要问一下神的意思,有时我也会去看,但从来没有拜过那樽土像,想不出这有什么神力。回家的还没怎么等,老妈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了些“三鲜”水果之类的,拖着我就往村边那听说特别显、特别灵的“伯公”庙。的确,很多人以能在大年三十拜头一把香为豪,而又以年轻人为多,想不懂,也想不通。结果老妈子三拜九叩之后,就开始摇签了,签文倒不记得了,意思似乎说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纵横家,开始总是游说秦国要搞什么政策来的,后来差点让羸正给杀了,后来就跑去游说六国搞连纵,听说就成功了,还做了六国的丞相。签文是前半部分,对于历史一知半解的我来说,自然是明白其个中道理了。于是我就说了,这次高考看来是不行了,可能要等下一次罗。话没说完,老妈子就打住了我的话,容不得我再说下去,不过我也不在意。反正听说我命好,呵呵!(不过以后发生的事情,充分证明算命先生说得太错了的)<br>……</P>
<P><br>你一定知道等待是什么滋味,就如你在等待着春蚕脱壳般,看着眼睛累得直流眼泪,就会有一种冲动把壳砸了,好让那只美丽的蝴蝶飞出来,事实证明这样砸出来的蝴蝶是不好看。于是我就没有等,天天和我的死党们到田里抓田鸡,烤蕃薯,钓鱼荡秋千……生活又回到了童年,但这种感觉你可以想象,在一段紧绷着弦的日子里解放出来,会回复到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相象。</P>
<p><br>不要怎么等,结果就出来了!不是很妙,但也不是最差!
<p>那年是“3+X”的改革年,我这个杰出的政治科代表,曾经可以在全系里150分的考试里可以考142分的伟大人物,在高考竟然发挥的那么好——495分,后来听说总分是900分。于是我更明白“滑铁卢战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p>我成为整个普宁华侨中学的唯一报考嘉应大学并被录取的大专生。有以下几方面理由:
<p>一、在一大批的新机制管理学校中,什么“XX管理干部学院”、“XX学院”品种繁多,给我一种 “金钱=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的感觉。我想真要这样,我宁可再读高三。
<p>二、再读高三是不可能的,在高中读书让人变老变憔悴的,而且很对不起人民币。
<p>三、蓦然回首,找到嘉应大学(那时候不叫学院),而且是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对于生活在潮汕平原太久的我,有一种涉奇和向往的感觉!
<p>四、初中的时候流行写信交笔友,于是糊里糊涂交上了一个兴宁的“细妹”。“细妹”的字写得很漂亮,足为梅州人之楷模,于是鸿雁往来,飞越崇山峻岭真个花开花谢,犹如比邻。于是为了实现人生某些愿望,我要去梅州。呵呵……不过直到我踏上嘉大校道的时候,可爱的“细妹”已经跑到广州打工去了,这使我消沉了半个世纪,恨不得找些鸡毛插成翅膀飞到广州,可那是不可能的。
<p>实际上,大学的校园生活是让人新奇的,而对故人的怀念,并不能让我忘却这嘉园山山水水的美好!
<p>我把高考的遭遇总结出了一句话:落水了,不也可以再游多一会吗?如果水是干净的话……再如果有一群更多的人也落到这里来……
<p>
<P align=center>二 水,都一样甜
<p>[初到梅州^0^]
<p>凭着一纸《录取通知书》,竟然可以坐半价的火车。这一刻不免为自己是一个大学生而感动莫名的自豪,而且更崇高的是,从此以后就是一个国家干部了。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政策,反正可以读大学的人,都是国家干部。在今天的大多数人一定不会在意,在那个政策半明半暗的时代,读大学都是轰动乡里邻里的大事,没有一个人会不因为某某人的儿子读大学而不“眼红红”的,特别对于农民的儿子,更显得难能可贵的。这就如没有出过井口的青蛙,永远不知道天有多大,而沾沾自喜地过着幸福日子,直到有一天跳出井口,未免会被天上掉下的流星砸死的。
<p>今天没敢这么想,没敢因为全校就我一个考到嘉大来而感到高兴,因为怎么说,我们都是处于中流水平,这和中流砥柱没有多大关系的那种。
<p>中国人,阿Q思想总是根深蒂固。而能来到这里,我是有这种高高在上的思想的,踏上这九曲十八弯的校道以后,我就把这种思想好好找个箱子装起来,放在家里的楼阁上了。
<p>9月2?日中午,到梅州火车站的时候,学校的汽车已经带着一大帮成功者开走了。我坐上三轮摩托车往那个叫梅子岗的地方开去,第一次新奇的看着梅城一片片高楼大厦,第一次见识大大小小的公路圆盘,第一次见识了路边两边整齐盛开的大红大绿的绿叶带,第一次见识到大街小巷有那么多妇女在干活,第一次听到听不懂的但有些像普通话的歌曲弥漫了整个天空……。<br><br>这种感觉只能用干净来形容。第一次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而给你这样的一种感觉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直到你看惯了这个城市,有了一个总的看法了时候,你还是会很怀念你当初看到的那一幕整齐的。多年以后,我离开了嘉大,离开了我曾爱过的人,但我还是为我初次的见到她的那种美丽而怀念着。
<p>大学门前的那条现在宽敞的大路应该还叫梅松路吧?这条大路凝聚了多少政协们的心血啊,记得以前的系主任说过这条路是广东嘉应大学走向世界的路,具有国际性的意义。于是我总是记得那条路,记得了我们的韩主任曾为了这条路提了三次提案,着实不简单。
<p>从大门口下车,大门着实简单。大门口很热闹,路两边是清一色的商店,很多人。所有的人都很简单,像我的人太多了。偶尔只有一两辆小汽车,看来达官贵人也并不是很多。鉴于当时涉世未深,竟不知在哪里都有可能藏龙卧虎,心里想得未免简单。以为这个世界真的是:无非一堆碳水化合物耳而已!
<p>今天想起来那时候可真是天真啊。怪不得那么容易就谈了谈了恋爱!而越容易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失去。<br><br>……
<p>我们所在系的接待处,在我是新生的时候,在宪梓楼的通道里;在我大二接了新生的时候,也在宪梓楼的通道下;大三的时候,听说还在那里。而就在那里,我遇到了热情的师兄师姐,遇到了可爱的师弟师妹,遇到了我人生中许许多多都很可爱的过客,构成了我对嘉园点点滴滴回忆的内容。
<p>报到的时候,有太多感动……
<p>一是在学校大门口的时候就迷路,不知道曲径幽幽通往何处去。热心的师兄一直陪着我把我送到了政法系的接待处,而我还不知道他是谁。
<p>二是接待处接待我们的是揭西的一位师兄,他一定是学生干部,显得很干练。我们到来之时必须到这里先报个到,签个名。后来才知道所有的新生必须来这里埴个资料表,向所在系领导表示一下自己的姓氏名号,是否有何特长。<br><br>当时羡慕女生们长长的头发,猜想她们可以在表里的特长行里端端正正的写上:头发特长!那一定羡慕一大帮人。
<p>我没有特别长的头发,也没有写上 “头发特长”的机会。但我叫我抄书还可以,要写多长就多长。于是我写上的“写字”。大概写字写得多也可以写长的。师兄看了看我,于是后来说就对我有印象。感恩……啊!
<p>二是美丽而热情的大师姐领着我,跑东跑西,直到我坐到属于自己的床边,天色已晚,由是感谢!因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师姐来找我,真是纳闷。后来才知道,师姐其实很忙的,因为还有一个大男孩需要她照顾,就顾不上我了。而那个大男孩我得叫师兄。
<p>三是师姐走了,师兄就来了。师兄是哪个系的我忘了,不过既然来了,就得有一些经验传授一下,以尽师兄的关怀之心。走之前,再次介绍了一下自己是哪个协会里的著名干事,来到嘉大不容易,得去适应这个环境,然后好好干,没有人敢看不起我们粤东人。
<p>虽然是粤东人,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积极分子,更不敢在广大客家人面前,说:有种的上来。(宿舍在一楼,不用上来也可以到我那里喝工夫茶)
<p>四是在宿舍的头一个晚上,一个十足的外省人关临了我们的宿舍。师兄曾经告诉过我们,每年开学都会有很多人来宿舍卖东诸如卡片、201卡和其他生活用品这类的东西,不用少见多怪。所以理所当然把这个陌生的外省人冷落在一边了,不料他径直就在我的下铺坐下了,看着我们笑咪咪,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结果他就成了我们的班主任,来自遥远的安徽,以致于在我的情感上整整有三年不适应,直到离开学校后的第二年,我才寄了一张贺卡,对于他的“敬业”和“爱护”给予“充分”的肯定。
<p>但他的关临,还是充分的表现了他对学生们的爱,是值得感动的!
<p>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比见到同一个班级的同学更感到高兴的呢?
<p>这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新生到来的日子到处是繁忙的景色。校道两边是繁茂的大树,树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脸上挂满了笑容的师兄师姐,还有同乡会的师兄姐们,奔忙在不是很宽敞的校道上,汇成了一首美丽动听的歌谣,就算是在秋天,也是温暖的。
<p>初到嘉园,见到的人,不论是客家人,还是同乡人,都是好人!
<p>如果水是清的,大概人也都会是干净的……那这样的环境为什么不是一个快乐的天堂呢……<br><br>甘苦酸甜……从头来过……
<p>[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我慢慢道来^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7 18:57: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