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13|回复: 5

近代史考试资料

[复制链接]
院系
美术学院
级别
2011级
发表于 2012-12-2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大纲


2、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深刻教训?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
第一,清朝后期,封建政冶集团闭关自锁、闭目塞听,愚昧无知。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开始了屈辱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造成政冶、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最终清正虎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傀儡。   
第二,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的资本主义。当时的英国已经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技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虎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们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第二,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这是万古不覆的真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华民族要学习西方政冶制度,改变中国落后的政冶制度。只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才能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使国家真已强大起来。
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认为“向西方学习”是中国“唯一的出路”的观点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

3、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是1842年,英军强迫清正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主要内容: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驻设领事; ⑤中英协定关税。
(2)《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危害非常严重。首先,中国不仅被迫割地赔款,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也随之改变: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三,改变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最后,《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主要有如下方式:
①军事侵略: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正虎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土地、勒索巨额赔款、屠杀中国人民、抢劫中国财富等。
②政冶控制:外国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持和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中国不断进行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控中国经济命脉。
④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因此,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5、“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主阶级发动的一次改革运动。
一方面,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qi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qi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
另一方面,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法,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变法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大论战。
[1]原因:维新思想的发展引起了顽固势力的恐慌与仇恨,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⑵内容:A.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B.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  
C.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⑶性质: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⑷作用: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下一步政冶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7、辛亥革命有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8、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②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③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⑤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9、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被称为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味独立的中国。但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
②民权主义的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但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③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低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群众的理论武器。
10、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哪三次“左”倾错误,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三次“左”倾错误,它们分别是: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 第一,主观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这三次“左”倾错误带给我党事业的严重挫折,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应该以史为鉴,吸取教训。一是要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能够审时度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三是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都是一个善于发现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政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受到全中国人民拥护、支持、敬仰的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1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一是彻底打败了曰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三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四是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曰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侵华战争,拒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曰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曰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日方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曰本正虎应采取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应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履行迄今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表态和承诺,多做加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领导互信互访等有利于中日友好的事,不要做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和纂改历史教科书、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这样才能取信于中国人民,并互信互利地加强合作,使中日关系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向未来友好向前发展。

12-13学年第一学期纲要复习.doc

57 KB, 下载次数: 88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Leung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教科学院
级别
校外人员
发表于 2013-1-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计算机学院
级别
2010级
发表于 2013-1-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音乐学院
级别
2012级
发表于 2013-12-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爱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化学学院
级别
2013级
发表于 2014-12-2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啦,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院系
外国语学院
级别
2013级
发表于 2014-12-3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不用金币简直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4 17:29 , Processed in 0.06350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