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86|回复: 0

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53条建议总结

[复制链接]
院系
外国语学院
级别
2019级
发表于 2021-6-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都知道高考很重要。

因为高考能决定一个人之后四年在哪里念书,而这四年会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产生质的影响,之后进了社会上,全社会也会非常在意你这四年究竟在哪里,学的什么。

所以这样推理下来,会发现不但高考考出好分数重要,填报志愿、做选择也非常重要。

在美国,每年都会有大量“大学排名”榜单,指导学生填报专业,其中最著名的比如“US NEWS”的榜单,里面会详细评估每所大学,每个专业的优劣和排名,帮助大家选择专业。

但在中国,这样的指导比较欠缺。

一方面没有权威媒体做这样详尽的大型报告。

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高中,只擅长教学生学习内容,就算那些有“志愿填报指导”课的学校,也因为老师们对现在社会不够了解,所以往往很难给出中肯的志愿填报建议。

于是学生在获得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听父母的或者随大流,不一定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所以我问了不少朋友、网友,最后从几千个过来人那里,搜集来了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53条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它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览。(一些总结性的建议)

1,填志愿的时候不要只考虑学校,也要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

2,大城市能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

它能带给你更有趣的大学生活,更国际化的视野,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和更多的大城市人脉。

而且北上广深各自有留下人才的政策,所以在这里上学,也更容易拿到这几个城市的户口。

3,不过如果你不是分数特别高,往往专业、城市、学校只能三选二。

4,从就业的角度来看。

如果你上的是985大学,那无脑选择更好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已经足够好了,拿着这些学校的毕业证书去哪别人都认。

所以尽量别干考了清华北大的分,结果因为不想离开上海选了复旦交大的事情。

一方面985大学一般都有转专业的政策,到了大学如果你成绩非常好,有可能转到心仪的专业。另一方面,就算专业转不成,现在也有大量双专业/辅修/旁听公共课的方式,让你学习到你想学习的知识。

到达一定量级以后,好大学的一切都是碾压差大学的。某区块链红人,已经十亿身家了,依然把“北大毕业生”的名头放在自己身上。

所以好大学的标签,你是可以用一辈子的。


5,也是从就业的角度来看。

如果你985和211都没考到,那城市和专业就都比学校来得重要。

因为就我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绝大部分老板真的分不清985,211以外的那些学校谁好谁差。

这时候,在本地上学的人就有优势了。



6,尽量选择综合类院校。

一方面综合类院校一般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对男生来说,不至于像在男女比例9比1的理工类院校完全找不到女朋友,也不至于像在男女比例1比9的外语类院校完全找不到兄弟打球打游戏。

另一方面综合类院校什么专业都有,也方便你多学学多看看,扩大视野。


7,在高考前最好就定好你想去的学校,然后抽个时间去看一看那所学校。

求学很重要,前途很重要,但大学四年生活得快不快乐也很重要啊。

不然到时候别人的食堂里是麻辣香锅小龙虾寿司石锅拌饭,你食堂在给你吃“月饼炒辣椒”,“油条麻团烧饼汤”,还都是早上剩下来的。



别人的位置在市中心,课余经常可以去看个话剧听个音乐节,你的位置在世界尽头,去市中心要3个小时,比你坐高铁回家还久。

别人有空调冬暖夏凉。

你们没有空调,夏天看着38度的天,只好宿舍放一盆水,你们轮流蹲里面降温:



你会哭的。

(你猜我的学校是前者还是后者)


8,大学里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傻逼。傻逼同学、傻逼老师、傻逼社团组织、傻逼学生领导。在这些人眼里可能你也是傻逼。

大学比高中自由得多,但这种自由并不都会带来好的东西。

所以尽量对大学生活降低期待,你大一不至于那么暴躁。

无论大一你多么怀念自己的高中,到了大四你都会怀念自己大学的。


9,这条我没有体会,但当时是高赞评论,也放在这了。

他说:



不过我工作已经六年了,其中打工四年自己创业两年,就我周围来看,还没发现长得好看对于就业和升职有明显的帮助。(当然,不爱干净不洗澡的另说,那不是好看的范畴了)

所以这条我这里存疑。


第二部分:文科

1,对于大部分文科专业来说,学校比专业重要。



2,但对于新闻系来说,城市比学校更重要。



3,新闻系是一个老师懂的不一定有学生多的专业。

很多老教授和社会脱节,所以该专业可能实践比上课更重要。

4,随着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被认为不好找工作的“汉语言文学”系,现在越来越好找工作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做助理或者给领导写发言稿了。

网剧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学汉语的编剧。

自媒体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学汉语的编辑。

现在是人人都能在网上展示才艺的年代,而关于“汉语”的才艺,是最通俗易懂,最容易让大家觉得“好厉害”的。

所以没必要沮丧,但前提是你真的学得好。



5,哲学真的不好找工作,但我看大家学出来都很快乐。


6,外语专业曾经是薪酬非常高的王牌专业,比如我毕业的上外,一度是全中国毕业起薪最高的学校之一,但这几年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大环境上来说,这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翻译软件的发展,低端语言岗位会越来越少。而高端语言岗位又偏好“其他专业+语言”的人才,所以从就业上来看,不建议你把语言当作一门大学专业来学。


7,具体点说:

英语专业的人,优势是英语好,能更好的和外国人沟通。

但问题是现在英语好的人实在太多了,你说你英语比他们要好,但这没意义——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只要到达一定水准,能解决问题就够了。再往上就是表演级别的英语了,如果你的英语没好到能用英语写小说写博客还让美国人爱看,其实就没啥意义。

说到底,语言是一个工具,更适合自己日常作为一个补充去学习,而不适合把它当作一个专业来学。更别说现在会说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你很难在语言上竞争过一个母语者。

当然语言专业学习的不止是语言,还有文化,文学研究等更深的东西,但这些更深的东西更多体现在学术价值上,如果你真的热爱英语,热爱语言文学的话,那尽管去学,也就不用看我这篇建议了。


8,当然还有小语种,小语种还是值得学的。

如果你一定要学语言,请尽量学一些当地人讲不来英语的语言,比如日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派上用场的机会会更多。

尽量别学德语,德语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族,在德国,英语的普及率很高。你在工作上会碰到的德国人,大概率英语说得非常溜。(那还需要你个学德语的做啥呢)

女生如果要学语言的话,请尽量避免阿拉伯语,毕竟阿拉伯世界对女生不友好,骨子里的不友好。





第八部分: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专业的利弊就说到这为止,下面给大家灌一些鸡汤。

每年高考季,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人说“上大学有什么用,不如到社会里先熟悉行情”、“大学生太多了,上大学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且不说这中间有幸存者偏差,从统计学来看,学历和收入有一个很强的正相关性。而且我觉得金钱其实衡量不了上大学的意义。

对我来说,上大学本身就比功成名就来得更快乐。

平时和室友在宿舍开黑,因为输了生气地大吵大闹。
周末参加社团,去周边的山上徒步野营,放飞自己。
组游戏战队和其它学校的比赛,和其它系打篮球比赛,踢足球比赛。
期末考试前因为没复习急得团团转,焦头烂额的跑去咖啡馆通宵复习。

其实现在看看,开黑游戏输了,一次班级比赛输了,一次期末考试没考好有什么关系呢?当时有必要紧张悲伤吗?

但就是因为那时候不懂,会因为一些看起来蠢蠢的目标快乐悲伤,才会开心啊。

复旦大学有一句话,叫做“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人”,其实这适用于很多大学。你能在这里找到很多很有意思但几乎没有任何用处的活动:

模联,辩论赛,支教队,话剧社,合唱团,念诗社...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一切活动等你离开了大学,很大可能就和你拜拜了。你这辈子都不会再参加这么多有趣而无用的活动。

可能在不少人眼里,永远最重要的是成功,永远占据最高位置的是赚钱。大学生看剧,玩耍不算梦想,出去工作赚钱才算梦想,这我并不认同。

我们有很多“现实”的人,千辛万苦想把自己活成一个有用的人,毕业以后的生活除了赚钱就只有赚钱。

但有用是给谁用呢?谁有权力使用我们呢?

答案当然是没有人。没有人能使用我们,所以没有人能评判我们是否有用。我们的人生也没有任何目的,生下来就是为了体验更多的东西。

而大学的多姿多彩,错过了真的就再也没有了。

包括这里的活动,这里漫无目的的生活,还有这里的不和你谈钱,不给你压力的人。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会选择出国念一个研究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术环境可以给你一个相对方便固定的社交圈子,而且这个圈子还不会给你太大压力,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以前我觉得上大学是像工作一样苦逼的事情,但现在想想,上大学其实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娱乐吧。

这种漫无目的的生活你当然可以称为“迷茫”,但在我看来,这种迷茫却是活得越来越精明的我,最为怀念的。

大学的四年绝对是我人生里最快乐最放松最自由的一段时间,直到现在我还无比怀念。

所以不要问上大学有什么意义,大学本身就是意义。

在这个角度来看,选择一门你真的喜欢的专业,也许是永远都不会错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嘉应学院梅水徽音 ( 粤ICP备05007487号 )

GMT+8, 2025-5-3 23:06 , Processed in 0.02351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