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08
金币380 点注册时间2007-8-2
- 院系
- 计算机学院
- 级别
- 2007级
|
前几天,有位同学留言给我。全文如下:
<LI> 我是一名普通本科学校的大一学生,我的专业是会计学,大学一年接近尾声,然而此时的我也是最困惑的时候,因为在反思和回顾中。写到这的时候,我已经有些百感交集了,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吧?!
<P> 高考结束后,我和父母商量选定的会计,觉得这个专业务实,它是一门手艺,加之我也没有在哪方面有特别的兴趣。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认为这个专业的确和我们当初想的差不多,是一个目标比较清晰的专业。与次同时,我的高中同学,北大编导的、厦大英语的,兰大新闻的等等这些考取好学校的同学,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职业,不知道专业是否有出路,看不到自己切实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她们很迷惘很郁闷!而我却和她们相反,我认为我的专业有奔头,虽然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但目标就在努力的前面。所以,我是喜欢这个专业的。</P>
<P> 但也就引申出我的矛盾和困惑,一方面我知道要在会计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就要让自己成为偏才(相对的),这无疑要求我要砸很多时间在我的专业上。但我又害怕这样我会失去很多,暝暝中还有一种不甘心,总有一种:其实我有真正喜欢做的事,只是还没找到,这样的感觉。因此,我进入学工部,筹建申请自己的社团,在校外给一个刚刚开始创业的旅游联盟做市场推广。这样下来只能说,我可以跟着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走,但如果这样下去我不可能有竞争优势,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有好的发展前景。</P>
<P> 都说大一东插一脚,西插一脚可以原谅,大一结束应该要找到自己的方向了,要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做什么才是最正确的。然而我现在的情况就是,我还是不知道到底如何取舍才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投身会计不甘心,怕失去自己要寻找的答案;在专业上“黄牛拉车”,怕没发展,同样不甘心。</P>
<P>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上来向老师求助,希望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启示。但不知到您是否会看到我的信,就碰碰运气吧。我希望在开始大二的生活之前,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抛开干扰和杂念,全身心投入我要做的事情!</P>
<P> 第一个问题:你的同学是不知道自己的职业方向,还是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你知道的是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还是自己的职业方向?</P>
<P> 所以,你的同学所说的迷惘,或者是关于自己的迷惘而不是关于专业的迷惘。你所说的清晰可能是对自己专业的清晰而不是对自己的清晰。这一点你要分清楚。</P>
<P> 换言之,你喜欢学会计和做会计吗?</P>
<P> 所以,你要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寻找“什么是自己要做的”。专业如何发展,“偏才”还是“全才”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好比你现在要乘车,你在考虑坐公交车呢还是打的还是坐地铁。你可能会想打的舒服但是比较贵,公交车便宜但是很慢,地铁又快又便宜但是路线不方便。其实你有没有想过,哪种交通方式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你要先明白自己的目的地。</P>
<P> 这是很老土的建议,但实际就是需要这样做。那么怎么去寻找自己的目的地呢?</P>
<P>引用李开复老师说的一个故事,年轻人问一个智者,智慧从哪里 来?智者说,正确的判断。年轻人又问,正确的判断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地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P>
<P> 李开复老师有篇文章叫《选择的智慧》,你可以看看。你说你喜欢会计,对此我表示怀疑。(基本上任何一个学生说喜欢某某专业或者某某职业我都会怀疑)。你根本不知道会计是干什么,不知道“干会计”的工作环境,你从来没有真正做过会计,又怎么能够说自己“喜欢”呢?这就像杨丽娟跑到香港去说自己喜欢刘德华一样搞笑。</P>
<P> 这样说可能很打击你,但这是事实。当一个人很认真地考虑未来的时候,承受的打击和心智的磨练层出不穷,但如果一个人不认真考虑未来,唯一的下场是将来打击和磨练降临时将毫无还手之力。怎样找自己未来的方向?李开复老师说要“犯错”。在开始大二的生活之前,我已经给你一个清晰的建议,抛开干扰和杂念,全身心投入你要犯的错中去!所以,我觉得你在大一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东插一脚西插一脚”,我觉得你大二还应该继续插下去,而且要越插越深,往社会上插,去见识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作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P>
<P> 要提醒你的是:第一,找方向是很累的,需要很长时间。你觉得多长时间才算“长”?半年?一年?这些都不算长,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方向”和“意义”。第二,职业规划不是看几本书,听某人一席话或者自己想想就能做出来的。少林和尚跟韦小宝说学少林七十二绝迹要先从少林长拳开始,然后学罗汉拳,再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了根基,在学韦陀掌,然后看个人进度才可以练绝世武功。生涯规划也是这样,它有一条很重要的基础,就是生活阅历。请注意,是生活阅历,而不是工作经验。阅历是经历的总结,如果没有经历或者没有总结都不能成为阅历。</P>
<P> 所以,比学什么专业更重要的是你有什么故事。</P>
<P> 对以上做一个总结:大二了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寻找职业的目标,寻找职业目标就要去尝试很多错误,要想获得犯错的机会就要去到社会上去,就要体验生活。(走入社会,体验生活都有很多方法的,你如果真的决定这样做,你可以自己先去列一个计划,可以到时候贴出来跟大家分享)</P>
<P>
<P> 现在,我要告诉你第二条建议。第二条建议是把第一条建议推翻。你并不需要去找什么狗屁职业目标。因为有些事情比目标更重要。昨天和一个女同学吃中饭,讨论“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老公”的问题,我跟她说,“找什么人”并不重要,重要的自己要成为一个“好女人”,这样才有谈判能力,有谈判能力才有选择权。职业同样是这样的,如果你没有谈判能力,只会“春已走,花又落,用心良苦却成空”。相反,如果你已经有了谈判能力,也就是你自己说的竞争力,想什么目标就什么目标。</P>
<P> 我这样建议你的原因是,首先,职业目标是很难找的,你短期内根本找不到。如果去做一些现在还不能做到的事情叫什么呢?拔苗助长?缘木求鱼?第二,职业目标这东西可以找是找不到的。我从来没有找过自己职业目标,现在却知道自己的方向。当你有了生活和工作经验之后,它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了。</P>
<P>
<P> 做一个有职业竞争力的人,是你读大学的目标之一。怎样做一个有职业竞争力的人?你可以自己先去做一份research,然后贴出来跟大家分享,我再告诉你需要怎么修正。往往同学要我提供建议的话,我都会给他们布置作业。因为我觉得大家是平等的,我告诉你一些事情,你也要告诉我一些我不知道的,我也要你来帮助我增长知识,比如告诉我怎样获得职业竞争力。</P>
<P> 否则,凭什么要我给你建议。而且,如果我给你的建议你都不去思考对不对,不去做一点尝试,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你最好先把前面的两道作业做完。</P>
<P>我遇见过很多同学,他总是希望老师把什么都讲完,自己拿个小本子做笔记就行了,其实这样学习记到本子上的东西还是老师的,同学不会有收获。</P>
<P>
<P> 好吧,讨论第三个问题。做一个偏才还是全才。如果真如你所说,你是喜欢会计的,而会计需要“偏才”,按照逻辑来说,砸很多时间成为一个偏才之后,你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了,就能得到自己追求的职业成就了。这样还有什么“不甘心”?太搞笑了,一个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还说不甘心,那要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才甘心吗?其实,答案你自己已经说了,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什么。你怕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P>
<P>不管你要什么,“偏才”才是正确的选择,北大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学业上的“专”对毕业生的薪水的作用是显著的,“博”的作用是不显著的。其实,“专”和“博”是相通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他从二十多岁起,每五年学一门学科。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可以称为一个专才,等他五十岁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通才了。</P>
<P> 而你现在什么都还没学到,谈不上偏还是专。</P></LI> |
|